【2009.04.08/電子時報/記者沈勤譽/台北報導】
台灣3.5G行動網卡熱賣,成為3.5G最夯的殺手級應用,但電信業者卻認為這是一場美麗的錯誤?電信業者在無線新台灣論壇中表示,台灣的3.5G吃到飽數據費率偏低,幾乎是全世界最便宜的,堪稱是一場美麗的錯誤,未來在更高速的行動數據資費有待重新思索定價策略。
台灣推動3.5G商用化以來,行動網卡是最熱門的應用。遠傳電信副總經理陳立人分析,過去2G之所以很快普及,主要就是其不用改變民眾講電話的使用行為,但增加了無線這項好處;從2G到3G則改變了很多使用習慣,例如要看小螢幕、以數字鍵代替完整鍵盤等,因此遇到一些瓶頸;至於3.5G行動網卡只改變一種使用行為,就是用3.5G取代Wi-Fi或有線網路,因此接受度也相當高。
不過,3.5G行動網卡因為高度競爭,資費及設備價格都一路滑落,讓電信業者贏了面子、輸了裡子。台灣大哥大副營運長谷元宏就坦言,3.5G行動網卡的發展快過手機,除了便利性外,也與台灣便宜的吃到飽資費息息相關;香港的吃到飽資費要新台幣2,000多元,歐洲營運商則有使用量的上限,只有台灣電信業者的資費最為便宜,不過,這也算是一場美麗的錯誤,至少讓此一應用快速普及。
中華電信行動通信分公司協理暨發言人石木標也說,台灣消費者每月只要支付新台幣750~850元,就可以無限制使用行動數據服務,現在還有業者推出更便宜的資費,相較於國外都有使用量上限,台灣確實是非常便宜;未來如果推出更高速的行動數據服務,確實有必要重新檢討定價策略。
除了3.5G行動網卡外,3.5G手機則還沒有找到特殊的殺手級應用。陳立人強調,現在各家業者都提供吃到飽費率,每月只收取固定費用,但核心網路的頻寬卻須持續提升,因此徒有營收增加卻傷了獲利;未來必須尋找所創造價值能超越成本增加的應用服務,例如行動電視是可以思考的方向,因為電視的使用習慣已經存在,不過必須設計與傳統電視不同的節目內容,讓用戶能在用餐或坐車時欣賞5~10分鐘的節目。
古元宏則強調,電信業者必須提供1個環境,讓各種創新應用能在此平台上自由發展,加速用戶使用數據服務的意願;此外,從日、韓的發展經驗觀察,手機與服務應該一起發想,而不像台灣都是手機廠商做好後,電信業者在此一框架下設計服務,不過隨著Android平台的出現、Symbian平台走向開放、山寨手機的風潮,都可能對手機產業鏈產生質變,此一效應值得繼續觀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