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工商時報2009-06-23本報訊】

 

     英國的典章制度,向來為各國所師法。例如:民營化、自由化與管制革新等政策,即源自英國。又如:我國的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就是英國FSA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的翻版;而NCC則是模仿英國OffcomOffice of Communications)與美國FCC的產物。所以,英國晚近宣布的「數位英國」(Digital Britain)計畫,內容值得台灣省思與借鑑。

 

     英國在去年年底響應IMF之呼籲,規劃多項擴大政府支出方案,企圖藉此振興經濟,力抗金融風暴。其中,英國通訊部所提出的「數位英國」計畫,引起英國上下熱烈討論。英國通訊部打算建設全國性的光纖網路,並加速廣電傳播之數位化。

 

     此項計畫之白皮書,於上周公布。白皮書最受矚目的一點是:英國政府準備對每一線市話,課徵每年6英鎊(相當於330元台幣)的「寬頻稅」,這筆稅收將用於補貼英國的民營固網業者,建設光纖網路。至於建設的目標則是:在2017年以前,光纖的覆蓋率達到90%,讓英國九成以上的家庭有寬頻固網可用。

 

     英國通訊部認為:「高速寬頻和水電、瓦斯一樣,都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基本需求」。而英國首相布朗也進而宣稱:「英國將領導世界,邁向未來,成為全球的數位之都。就像19世紀時,英國造橋鋪路、興建鐵道,從而奠定工業基礎一樣。況且,現在投資資訊及通訊產業可以幫助國家走出經濟衰退」。換言之,英國政府認為:對人民課稅,補貼民營業者建設光纖網路,無論是作為解決當前經濟問題的手段,或為英國再立一項世界典範,都是正當性十足。

 

     然而,反對者卻主張:網路建設問題本應交由市場機制解決,政府沒道理強制對人民課稅,更不應該拿民脂民膏去補貼民營業者從事寬頻建設。

 

     觀諸台灣,台灣也有寬頻建設藍圖與數位化國家理想,只是寬頻建設與數位化問題,喊了多年,卻始終沒有進展。原因是:政府有計畫,民間沒動力;計畫有目標,執行沒步驟。這項事實,只要上網瀏覽「行政院國家資訊通訊發展小組」的網站,綜觀其內容後,便可知曉。所以,台灣的數位匯流等於談了10年空話,一切仍在原地踏步。

 

     台灣通訊服務業的現況是:固網業者中只有中華電信願意投資網路建設,其餘的民營固網,從領照集資起,想的是用最少的資金,做最容易賺錢的業務。所以,營運重心都集中在國際電話或ADSL業務上;至於挖馬路、埋管、鋪設光纖等實體建設,中華電信以外的民營固網甚少捨得投資。所以,光纖到戶一直以來還是依靠中華電信一家。

 

     中華電信之所以願意建設光纖寬頻,不是因為國家政策,而是有值得花錢的誘因,原因是:光纖不屬於強制「網路細分化」的項目,也就是說中華電信鋪設之光纖是自有的,可以拒絕出租。不像原本的銅纜線,銅纜線是「網路細分化」的一部份,依法不能拒絕同業租用,所以在電信自由化後,參進電信市場的其他固網業者可以要求中華電信「開放市話迴路」,然後用中華電信的銅纜線搶中華電信的客戶。

 

     中華電信已不是國營事業,即便有眼光有意願佈建光纖,作為一個股票上市的民營企業,中華電信所必須考量的,是公司的商業利潤和投資人的利益,而非國家需要。因此在鋪設光纖網路時,光纖會優先通往人口密集的都會區,不會第一時間去到郊區與鄉間,更不會先往偏遠地區去拉線。至於民寡村遠之處,縱使有人提出申請,恐怕也未必等得到光纖到戶。一旦城鄉無法一體普及,數位落差將更形嚴重,城鄉差距也將更加擴大。

 

     這是文明國家的隱憂,也是英國所面臨的問題。然而,「數位英國」勇於解決問題,英國政府先斷定光纖的普及化不能依靠市場機制,鄉間與偏遠地區的寬頻網路必須由政府出面負責解決,然後,以甘冒自由經濟之大不諱的勇氣,課人民「寬頻稅」,補貼民營固網建設光纖網路。

 

     台灣是否需要像英國一樣,擬定一個「數位台灣」計畫,這是一項值得深思的問題。或許一項具有誘因的政策,能夠燃起業者投資意願,進而讓計畫變成事實。政府的資訊與通訊產業政策想要落實,應該朝這個方向使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B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