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2009-12-17 記者黃慧敏台北】
台灣電視產業只有量化的收視率,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打算引進國外的收視質指標。台灣競爭力論壇的研究建議,明年可試行收視質調查,初期以新聞台為目標,之後擴及綜藝節目。
在台灣競爭力論壇今天舉行的座談會,建議由產官學民合組常態性的收視質調查機構,2010年試採行收視質調查。
台灣電視產業只有量化的收視率,缺少一套適合全國商業電視,從消費者觀點出發的「電視收視品質之指標」。台灣競爭力論壇受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委託,進行收視質指標研究,邀集學者和業者舉行「收視品質指標評量之現況與展望」座談會。
會中,台灣競爭力論壇文化傳播組召集人、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系主任林維國提出「台灣電視收視品質指標建構 (TTNQI)」,對觀眾進行信任、欣賞、影響力、深度和多元化5個面向的調查。特別的是,還有腥羶色、八卦、新聞偏差3項負向指標。
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張錦華則表示,台灣有線頻道過多,觀眾的政治立場選擇明確,加上產業界的疑慮,採行收視質有其困難。她建議成立常態調查機構,和收視率調查結合起來分析,定期做調查。調查結果可做為頻道換照審查標準或是加分參考。
衛星廣播電視公會新聞自律委員會主委陳依玫認為採行收視質的關鍵在於廣告主,由此決定電視台的收入結構是否改變,才能影響內容工作者的環境。媒體工作者有相對好的環境,也才能談未來的發展。
衛星廣播電視公會秘書長鍾瑞昌建議5年內進行大型收視質研究計畫,建立知名度、信賴度和接受度,如能達到商業化就可永續經營,未來朝收視質調查機構建制。
台灣電視收視率長期由AGB尼爾森公司一枝獨秀,東方快線市場調查研究總監伊魯秀一表示,之前曾有其他調查公司進入市場,但因環境不成熟而退出;但現在引進收視質調查是一個機會。
座談會同時談到了將來收視質報表產出的頻率,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兼任教授黃聿清認為,一季發表是最安全的期間。
林維國表示,台灣競爭力論壇將在月底向NCC提出收視質研究報告,初步建議在2010年試採行收視質調查,初期以新聞台為目標,之後擴及綜藝節目。至於未來收視質常設機構的經費,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陳清河建議成立基金運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