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9.06.03/聯合報/馮建三/政大新聞系教授】
五月九日、廿八日、六月一與二日,中國時報及其關係媒體大幅報導與評論該報、工商時報、中視及中天衛星電視頻道由台商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先生購併的新聞。傳媒願意報導自家事務涉及公共政策的部分,原本這是好事,可以肯定,但中時及中天衛星電視頻道把好事變成壞的示範,必須嚴正記錄,予以譴責。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在五月八日召開聽證會、廿七日附帶七項條件,核可兩中的「董事長、董監事及總經理」變更案。這個決定是否「嚴苛、違法、不依法行政」,並不是不能討論,但中時集團發動旗下傳媒以一面倒的評論以及夾敘夾議的新聞,外加頭版半版的粗魯廣告,讓人不忍卒睹。
NCC的決定不足以改善台灣的大眾傳播環境,國人亦無此期待。但政府從來沒有在傳媒的「結構規範」用心,今日卻有NCC願意在無可如何中,有些雖小而不可能改變格局的思考與行動,應該給予正面肯定。
這次變更案的特殊之處,還在一項眾所矚目的現象,就是蔡先生的身分所彰顯的疑問,是否以旺旺的經濟利益之背景,將使台灣傳媒在報導與評論兩岸事務時,違背專業與公器之要求,大至難以接受的程度?雖然這不是聽證會的重點,但從中引發的兩岸傳媒理當根據哪些理念往來,會是日後持續浮現的課題。
全文轉引自: http://udn.com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